当前位置:首页 > 证道提纲 > 神学论文 > 文章

张忠成:论圣职人员的恩赐

供稿:张忠成牧师 发表于:2013-3-22

文章摘要:

    教会一直是重视圣职人员的培养,尤其是对圣职人员恩赐的重视,当教会对恩赐问题有了正确的看法的时候就有利于教会的正常发展,有时会有一些误解或者误区,以致影响了教会的发展,或者是伤害了教会。本文从圣经的观点和教会的传统来探讨圣职人员的恩赐问题,说明在教会侍奉中,或者教会事工的开展不能没有恩赐,任何一个教会若缺乏了恩赐就没有办法发展;也不能只靠恩赐,还需要恩赐侍奉与生命侍奉的结合。本文也例举了一些教会中的恩赐,身为教会中的圣职人员应当认识这些恩赐,藉着这些恩赐,我们的灵命、生活及服侍将会有突破性的更新,这样能为教会带来更大的祝福,才可以使教会健康的成长,更让上帝的名因此得到荣耀。

关键词:圣职人员(教牧人员)  恩赐  侍奉


引言:

    2011年度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确定的神学思想建设研讨的主题是“圣职神学”,虽然就圣职神学这一个概念或者神学依据尚待探讨,但就圣职和圣职人员仍旧有一些问题是可以商榷的。笔者选择了“圣职与恩赐”这一个话题来说一些言语。
    教会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庄稼多作工的人少”,[1]意思就是说教会中的侍奉人员、圣职人员还是远远的不够。并且今天的教会也越来越重视对教会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往往是非常重视圣职人员的恩赐。教会中的信徒对圣职人员的评价或者考核也往往是根据传道人(圣职人员)的恩赐,教会在吸收新的教会工人时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恩赐:比如他有什么特长,他会什么呢?他能够讲道吗?讲道的水平怎么样?他会弹琴吗?弹琴的水平怎么样?……事实上,就教会的圣职人员(或传道人)以及对圣职人员的恩赐问题,教会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正确的情况,这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的。教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圣职人员就是教会的人才,人才的关键就是“人”和“才”,也就是说首先需要的是人(包括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人),然后需要看这个人的才(就是他的才干和恩赐)。为此笔者在本文中进行一些探讨,但愿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会中对圣职人员恩赐问题的误区

(一)名词的界定

    教会中经常就圣职人员的称谓来说有很多不同的名词,诸如:圣职人员、神职人员、教职人员、教牧人员等。为了使“圣职人员”这一概念明确范围,所以有必要将这一名词作一界定,以免混淆。
查考圣经的时候让我们知道,“圣职人员”(clergy)这一个词原出自于希腊文的“kleros”,意思是“运气”和“中奖”。在《彼得前书》5章3节说:“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这节经文中有一个“kleros”是指一位长老(司祭)是从整个团体中所领受的报酬。在《使徒行传》1章17节中说:“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这里也有一个“kleros”,是指在属灵的服务上所分得的一份。自古教父奥利金(Origen,约185-254年)开始以“圣职人”(即今天称的“圣职人员”或“神职人员”)称呼教会中的职员,主要是区别于“平信徒”,是与平信徒相对。在教会历史中可见,圣职人员需要在领受的人身上产生一种个人的奉献并且需要按立(或者祝圣),然后使他们专门成为侍奉上帝的人并有权主持教会中的圣礼。
    今天中国教会中一般有的圣职人员为:主教(或称监督)、牧师、教师(或称副牧师)、长老。事实上领受圣职是为了教会团体服务,并不是因此而高于平信徒,在信仰以及享受上帝的救恩事情中,圣职人员与所有的基督徒是平等的。奥古斯丁就说过一句话可以作为这一事实的证明:“为了你们我感到不安,与你们一起我觉得安慰。为了你们我是一个主教,与你们一起我是一个基督徒。”这就说明在奥古斯丁的心目中圣职人员和一般的信徒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根据《中国基督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2]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教职人员是指“教会规章”中的“教牧人员”,即主教(或称“监督”)、牧师(包括个别教会传统中相当于牧师的长老)、教师(或称“副牧师”)、长老、传道员(或称“教士”)。这一些教牧人员,有的是需要按立或者祝圣的,如:主教、牧师、教师和长老,也有不需要按立的,如传道员(或教士)。
    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圣职人员”不是指专门被按立或者祝圣以后的专职在教会中侍奉的人,而是指凡是在教会中侍奉的所有人,包括按立和非按立的、专职和非专职的侍奉人员。当然重点是侧重在专职的教牧人员。

(二)以为圣职人员是高人一等的,是能够“自足”的

    教会中对圣职人员这一群体往往会有一些误区,甚至是误解。因为有了误解就自然产生不健康的事情,甚至会直接影响教会事工的开展。有时候教会中会以为圣职人员是要高人一等,圣职人员和一般的信徒之间是有“等级之分”的。教会历史发展到中世纪的时候特别明显地表现出这样的观念。比如有一段话这样记载:“那些心灵世俗的人因受财富和繁荣的吸引而追求任教会的职务,于是贪婪就成了教牧界的一樁罪。许多教义上的争辩使一些小团体与教会分离。在道德方面接受了一个双重的标准,一为教牧界,一个为平信徒,并且极端地厌世主义,这都是灵性生活败坏的标号。”
    “圣职人员”的“高人一等”往往有很多的表现,比如圣职人员或者牧者的“自足性”。圣职人员自己以为是这样,教会中的信徒也会以为是这样的,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今天我们发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快,教会的变化也很大,比如:信徒人数的不断增加、信徒在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教会活动的不断更新和增加等等。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往往是不知所措,不知道学习什么才好。同时,信徒对传道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为圣职人员在任何方面都是相当优秀的,在属灵上和情感上都是“自足”的,以为圣职人员应该有相当多的“功能”,能够扮演多方面不同的角色。有时候,圣职人员也以为自己是“自足”的,是可以满足自己和教会各方面的需要,这样一来自然就使圣职人员也在不断努力的要活出信徒心目中的那种“圣人”的形象,尝试配合他们的期望。其实,很多时候这很可能就是圣职人员的问题所在。于是,圣职人员往往受到束缚,变得具防卫性,拒绝别人提供的任何帮助(比如代祷和关怀),因为如果他接受别人帮助的话,就会被看为自己是失败者。其实圣职人员看自己的时候应该是看得合乎中道的(罗12:3)。

(三)以为不需要恩赐,“专靠”上帝的引导或圣灵的“感动”即可

    教会中对圣职人员的另一个误区以为在参与教会各样事工的时候是不需要恩赐,只要有一个愿意的心就可以了,或者是只要“靠着”上帝的引导或者圣灵的“感动”就足够了。有的人就这样说,参与教会的侍奉只要肯“摆上”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侍奉的人自己愿意奉献,其他的都是上帝的事情了……。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自然就产生如下的情况:教会在安排事工的时候,没有根据(或者不需要根据)圣职人员的恩赐而安排。比如需要司琴的时候随便叫一位没有这方面恩赐的人参与,需要安排讲道的时候也是安排一位不会讲道只要他愿意就行了。结果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发生,一是没有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只是马马虎虎的完成了任务而已;二是导致安排事工的时候随意性很大,往往是愿意参与的人不是该做也不能做好的人,而该做的人可能没有机会参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工;三是往往给相关参与事工的人很大的压力,由于不能胜任并且又是勉强答应下来的,所以会害了别人(圣职人员),本来一个人没有参与教会侍奉的时候还是很正常的生活,可是一旦勉强参与事工又不能胜任的时候结果就变得忧郁寡欢,甚至在长期的压抑之中连心态也被扭曲了。今天教会中具有慧眼的人已经提出来在引进圣职人员的时候或者在培养圣职人员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灵性生命、知识和见识、教会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常识,还要看圣职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他的心理状态怎么样?能够胜任圣职人员的生涯吗?

(四)以为“单靠”恩赐就可以胜任教会中的侍奉而不需要别的了

    与前一种误解正好相反的是以为在教会中参与侍奉的圣职人员只要单靠恩赐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了。比如说一个在教会中唱诗的人只要歌喉好其他都是次要的,对一个需要语言人才(比如英语人才)的环境中只要是语言上过关就可以,对一个需要写作人才的环境中以为只要在文笔上过关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无所谓了;对圣职人员的讲台侍奉也是这样的看法,以为只要在讲台上能够讲一篇好的道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不需要在意了。甚至今天对教会中在讲道上占优势的人比较“崇拜”,这样的圣职人员跑到哪里总有一批信徒会跟到那里去听他讲道。很多教会中的信徒来教会参加崇拜就是为了要从讲台上听取上帝的仆人们所宣讲的上帝的真道。尤其在中国的信徒中特别重视到教会中的听道,有的人直接就把参加礼拜或者聚会说成是“去听道”。一般来说,在教会中一位在讲道上有卓越表现的圣职人员常常会被看为是上帝所重用的人,也是格外受到信徒青睐和敬重的人。
    这个误区往往给教会带来的后果有:一是往往比较崇拜有恩赐的人,教会的发展很容易偏颇而不均衡;二是引导更多的人只是追求恩赐的长进而忽略了整全的发展;三是给教会中的信徒一个盲区,以为只要有了恩赐就是信徒信仰生活中的追求方向,就是所谓“属灵的人”,是上帝所“喜悦的人”。

二、正确面对教会圣职人员的恩赐问题

(一)对教会中一些词语的模糊理解:天赋(专长)、恩赐

    每一个人都会有“天然人的才能”(其实这也是上帝给的)。有人有敏捷的头脑,有人有特别的口才,有人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人生性就比较温柔、比较有爱心,比较善于处事,比较乐于服侍人。但这一些都不是属灵的恩赐,而是“天然的才能”或者“专长”。
    “属灵的恩赐”就是在基督徒蒙恩的时候,因着恩典的上帝在基督里,并且在圣灵里面而分给我们的。我们各人从主领受的恩赐也各有不同,就像《以弗所书》第4章所说的“特别恩赐”的人,《罗马书》12章就说到“生命的恩赐”和《哥林多前书》12章所说到的各种超然的“神奇的恩赐”。我们从主所得到的属灵的恩赐,和我们天然的才能,有的似乎很靠近、很相似,我们很多的时候不容易分清楚。所以要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知道它们的不同,也盼望能够有分辨。
    简单的说,“天然的才能”属于人的天然特质;“恩赐”是信徒在重生得救时从上帝所得到的,是按照上帝的恩典而赐予的。今天教会中有很多的人会以“天然的才能”(天赋)当成恩赐,往往就凭着这些天然的才能来侍奉上帝;但是这样的侍奉,完全不在上帝恩赐的范畴里,是不一定能蒙上帝悦纳的。

(二)溯源与重寻:圣经和教会传统中的“恩赐观”

1、上帝为教会预备了恩赐

    圣经在新约《哥林多前书》12章1节说:“弟兄们,论到属灵的恩赐,我不愿意你们不明白。”《以弗所书》4章7节说:“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这一节经文在比较接近原文的“吕振中圣经译本”是这样说的:“但是恩典赐给我们每一个人、却是按照基督白白的恩之分量。”这是说到上帝的恩典是赏赐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是按照基督所赐给我们的白白之恩的分量。耶稣基督所赐的白白的恩典,是要赏赐给那些因为信主而蒙恩的人(弗4:8)。上帝藉着耶稣基督把恩典分赏给我们。怎么给我们的呢?就是按照耶稣基督所赐给我们的白白之恩的分量。上帝要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就是“上帝自己”,所以,每一个蒙恩的人从上帝所得的恩典都是相同而没有分别的。但他给我们恩典的分量却不同,乃是照着各人的度量和尺寸。就如一些杯子,容量大小不同,盛装多少也不同,但是装的都是水。这里提到的“分量”,乃是按照我们在基督里所领受的不同,因着基督的得胜,他赐给我们的上帝“恩典的分量”也就不同,因此,我们每一个人所领受上帝的恩典,“分量”就有不同。另外,《以弗所书》4章7节的经文(“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在“新旧库译本”中的翻译是:“然而我们各人蒙恩,乃是按着基督恩赐的度量。”基督“恩赐的度量”,就是基督身体上各样的肢体,都同样领受上帝的恩典,却因分量不同而显出不同的功用;就如有些是使徒,有些是先知,有些是传福音的,有些是牧师和教师,藉这一些特别有恩赐的人,叫全身体所有得恩赐的肢体都得益。
    根据圣经的记载,圣职人员应该成为上帝万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前书》4章10节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我们的上帝是万般恩典的上帝,使我们因着蒙恩成为“恩赐的管家”,使我们因着谦卑的学习,忠心的服侍,也能有蒙上帝喜悦的侍奉。但是上帝最终乃是要我们成为他“百般恩典的好管家”,这是他向我们更高的旨意。

2、各类不同的恩赐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罗12:6上)。圣经新旧库译本把这节经文译得比较靠近原文的意思:“但我们既按着所给我们的恩典,有了各样不同的恩赐。”这里告诉我们,恩典乃是恩赐的源头,恩赐是从恩典来的。为什么我们会有恩赐呢?因为上帝在基督里把他自己给了我们,作为恩赐,作为生命的供应。并且在我们里面产生恩赐,就是“生命的恩赐”。《罗马书》第12章6节下至8节[3],一共提到了七种恩赐,要我们按着信心的程度,去运用各自的恩赐。只要蒙恩得救的信徒,都会拥有从上帝而来的恩赐,要照着上帝给我们的恩赐侍奉他。虽然在圣经中并没有将上帝所赐下的属灵恩赐明确的加以分类,许多时候,不同类的恩赐也会同时出现,这就表示各种属灵恩赐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位圣职人员可以拥有一样恩赐,同时也可以拥有几样恩赐。圣经和教会传统中所具备的恩赐有:
(1)使徒和先知
    教会中圣职人员的恩赐可以分为“圣职恩赐”,如使徒、先知,牧师和教师;也有“一般的侍奉传道中的恩赐”,如服侍、教导和劝勉;也有“特殊的恩赐”,或者叫“圣灵的恩赐”,比如医病赶鬼的恩赐、说方言的恩赐和翻译方言的恩赐等。
使徒:
    当一件礼物被给予的时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①给予者,②接受者。一件礼物的重要性在于“谁给的”,和“它是什么”。使徒的恩赐很重要,也是具有类似的原因。首先它因“给予者”而重要;其次它“本身”也很重要。在《以弗所书》4章11节中,给予者简单的定义只是“他”,我们需要找出“他”究竟是指谁。同一章中的第8节乃取自《诗篇》68篇18节[4];然后在第7节我们看到一个清楚的解释,“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因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基督(上帝)就是圣职恩赐的给予者。使徒这种圣职恩赐是教会中最重要的职份之一。“职份”的意思乃指“责任、职务”,这项恩赐之所以列为第一项来说明,就是因为它与建造教会和监督教会有关。
    从圣经中我们知道使徒有两种。首先,有一群非常特别的人具有这个头衔,他们只有十二位,也就是耶稣的十二使徒。当其中的犹大背叛主,失掉他使徒的身份之后,就被另一个人取代,“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徒126)要具有使徒这首要地位的资格,每个人必须符合一项条件:需要亲自跟过耶稣的。《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在《使徒行传》1章21-22节说:“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然而,我们不确定是不是主这样要求,也可能是其它十一位使徒同意的想法。
    使徒是耶稣基督赐给他的教会做特殊的工作者。“使徒”的意思是“派至远方”或“出发”。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各有一处提到“使徒”这个词(太10:2[5];可6:30[6]),在这两处,使徒一字皆指一种特殊的工作,宣教士的工作,单就这一点来说,十二使徒和使徒的恩赐是相似的。使徒是一个受主差派并将福音带到新的地方的人,他的工作是为教会新的部份设立根基,同时也包括造就教会和监督教会。“为的是要准备所有上帝的子民为他工作,建立起基督的身体(教会)。”“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
先知: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使徒”或“先知”的,根据圣经的记载,上帝指定“有些人”作使徒,“有些人”作先知。
    先知是预言的人,“predict”的意思和“foretell”一样。旧约先知常常在事情发生以前就先预知了,然后他们将从上帝那里所领受的信息含义传予百姓。到了新约中先知的功用大致相同,他也对百姓传讲上帝的信息并说明含义。但是有些微的差别在于,旧约时代的先知通常是直接领受从上帝来的话语,只偶而引用已记载的上帝的话;而新约先知则就其所领受到的真理对信徒提出挑战和勉励。在《使徒行传》15章32节中,犹大和西拉的服侍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先知靠着圣灵从上帝带出特别的信息,在特别的时刻符合人们的需要。新约的先知也有从上帝领受信息预言未来的,在《使徒行传》中有一个名叫亚迦布的先知:“我们在那里多住了几天,有一个先知名叫亚迦布,从犹太下来。”(徒21:10)两次提到他预言即将发生的事:“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藉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革老丢年间果然有了。”(参徒11:28)第二次的记载看《使徒行传》21章11节:“到了我们这里,就拿保罗的腰带捆上自己的手脚,说:‘圣灵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绑这腰带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里。’”。
(2)布道家、牧师和教师
布道家:
    根据耶稣基督福音的大使命(太28:18-20),所有的信徒都应该成为“布道者”。然而,具有圣职恩赐的“布道家”在某些方面则有些不同。上帝知道教会中有哪些人最能被他用来作为布道者,他们的服侍可能不是以传福音者开始。我们在《使徒行传》看到最早的两位布道者(十二使徒以外)是腓利和司提反,他们两人起初都是管钱的:“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大众都喜悦这话,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徒6:2-3、5)在这群被拣选的人当中,只有司提反和腓利成为布道家,司提反可能是在第一次的布道信息后被杀了,但是后来腓利在《使徒行传》21章8节称为“布道家”,“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大约在公元33年时,腓利成为布道家,一直到公元60年仍是布道家,这说明了布道是他一生的工作。司提反和腓利之所以被拣选来担任这份重大责任,其中的部份原因在于他们忠心于上帝的事工。被上帝拣选成为布道者,通常都有很多原因,包括忠心、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大有信心和能力,上帝可能也寻找其它的特质。让我们也记得,上帝知道谁会具有这些特质,甚至是在别人尚未发现之前就知道了。例如,有一个年轻人自己或别人都不知道他具有这些必要的条件之前主就呼召他成为布道家,正如撒母耳相当年轻的时候,上帝就已经呼召他成为先知了(参《撒母耳记上》第3章)。
    布道者的主要功用从“传福音者(evangelist)”的意义可以明白,“传福音者”的意思是指“报好信息的人”。世上有各种的好消息,而布道者所传扬的好消息是关乎福音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1-4节对福音做了一个扼要的梗概,基督的福音包括了三项重要内容:①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而死,②基督被埋葬,③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他复活了。虽说布道者的主要功用是传讲福音,他还有另一项功能,传讲福音通常是针对非信徒。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说到圣职恩赐时,他把布道者的责任定义为“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12节)。要达成这目的的最好方法是藉由圣经上为我们所预备的许多好榜样。
牧师和教师:
    牧师和教师的恩赐最重要的功用之一,就是释放教会的肢体脱离自我中心,藉此带领他们进入以基督为中心的生活为目的。他从苦难中释放他们“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的,迟迟不实现他的应许。相反的,他宽容我们,因为他不愿意有一个人沉沦,却要人人离弃他们的罪恶。”“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试炼是生活的一部份,连教会的信徒也会有试炼,而基督透过牧师和教师的恩赐来帮助我们面对试炼,这并不是说透过牧师和教师的服侍,信徒就能立即脱离一切试炼所带来的挫败,但他们将学习从试炼中获益,使该试炼成为活得更好的垫脚石。
    在圣职恩赐中牧师和教师是最普遍的,意思就是牧师和教师通常比使徒、先知、布道家更多,原因是在教会中非常需要他们,而牧师和教师也能满足教会的许多需要。圣经中对于牧师和教师恩赐的说明,比其它的圣职恩赐更多。我们看到圣职恩赐的功用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新约圣经中有好几卷书特别是为牧师和教师写的,称为《教牧书信》[7],都是将有关牧师的功用直接写给他们。
(3)服侍(执事)、教导和劝勉
服侍(执事):
    《罗马书》12章7节说:“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在天主教的思高本圣经翻译为:“如果是服务,就应用在服务上;……”执事的职事就是服侍,在钦定本圣经[8]中是这样翻译的:“是服侍的,应该服侍。”“服侍”(或者“服务”)一词是“minister”或“ministering”。“Ministering”一字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用了好几次,第一次是在《罗马书》12章7节,然后在《哥林多后书》8章4节(钦定本);在和合本圣经是这样说的:“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当时,有一群从马其顿教会来的人,希望保罗与他的同工能让他们一同来参与供给一些处于困境中信徒的需要。其它唯一一处用到“ministering”这个字的是在《哥林多后书》9章1节(钦定本):“论到供给圣徒的事……”,意思和《哥林多后书》8章4节一样。因此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服侍的恩赐和供给他人的需要有关,其适用的范围很广,就某方面而言,服侍的恩赐涵盖了其它所有的属灵恩赐,因为所有恩赐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服侍别人。
上帝赐下服侍的恩赐是为了要满足基督肢体的需要,要为上帝赢得百姓的首要方法,就是满足他们的需要。《约翰福音》第9章说耶稣医好一个瞎眼的人,这瞎子有一个极大的需要,而耶稣供给了,然后耶稣赢得了他的信心。对他说“你信上帝的儿子吗?他回答说:主啊,谁是上帝的儿子,叫我相信他呢?”(约9:35-36)耶稣为他所做的就是服侍他身体上的需要,使他得以相信。
教导:
    “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罗127)这里所用“教导”这个词的意思是“告知该如何做某些事;训练,教育”。因此我们知道,这项恩赐的意思是:①告诉别人如何做某些事,②训练别人如何做某些事,③教育别人,包括授予知识。
    牧师和教师的恩赐和教导的恩赐,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牧师、教师的恩赐和领袖的服侍有关;而教导的恩赐并不局限于某些教会的领袖,任何基督身体的肢体都可以有教导的恩赐。有些人天生就有教导的才能,当这些具有教导才能的人被圣灵充满时,很可能他就会发现,他的才能已经变成教导的恩赐了。
    教导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成就,在这里我们仅考虑两种最重要的方式。一是教导可以藉由榜样达成。提多是位牧师或教师,他的部份工作是教导,在《提多书》2章3-5节[9]当保罗写信给提多时谈到,他要教导年长的妇人如何教导少年妇人,他藉着告诉年长的妇人当成为少年妇人的好榜样来做到这一点。二是教导可以藉由传授知识达成。耶稣经常是这么做的,在《马太福音》5章的“登山宝训”说:“门徒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10]他教导门徒如何过讨上帝喜悦生活的知识。其实知识是何等重要,它是信心的基础。传授知识的人藉着教导,就使信心成真,这是教导恩赐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教师所教导的知识必须是关于上帝话语的知识,由教师来说明上帝话语的含义。教导的恩赐可运用在很多方面,当父母亲教导子女认识上帝时,教导恩赐就运行在其中;主日学、或圣经造就课程的老师在上课时,教导的恩赐也在运行;或者当任何一位基督徒在教导一位或一大群朋友时,教导的恩赐依然可能在运行。教导的功用是传授知识,其目的就在于产生信心,过合宜的生活,并尽全力服侍。
劝勉:
    劝勉的意思是“呼召或要求”,用在劝勉的恩赐时,意思就是“叫信徒亲近上帝,或达成上帝的旨意”,也是指要求信徒采取某种行动。换一句话说,是具有劝勉恩赐的信徒呼召百姓亲近上帝,或达成上帝的旨意。“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罗12:8)“劝勉”(encourage)这个字在钦定本圣经中是用“劝诫”(exhort)来表示。保罗在《罗马书》第12章中关于这些恩赐的教导所强调的是具有这些恩赐的人应该专一于他们的恩赐。保罗的意思就是指他们应该发展并使用他们的恩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我们的恩赐发挥效用,“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我们应该尽量运用我们的恩赐使之得以成长。
    劝勉帮助教会达成许多有益的目标,几乎每位信徒都需要经常受劝勉,特别是那些在生活上正面临试炼的人。我们可以说劝勉恩赐的目的是呼召信徒更亲近地与上帝同行,或呼召他们以达到上帝的某种旨意。劝勉也意味着呼召信徒,以实际的行动来帮助自己或他人能与上帝同行。
(4)给予、治理、怜悯和帮助
    圣职人员的恩赐有很多,其中也包括对信徒和非信徒的心灵抚慰和帮助的工作,这项工作往往是在辅导牧养上体现出来的。
给予:
    在《罗马书》12章8节说:“施舍的,就当诚实。”另一种翻译是这样说的:“和人分享的,就应该慷慨为之。”“分享”这一个词在钦定本圣经中是“给予(施舍)”的意思。“给予”不需要定义,我们知道它的意思就是“给”,而“给予的恩赐”意思就是指上帝的信徒能自由、慷慨地将自己所有的给予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上帝事工的需要。给予的恩赐往往是和钱有关,也和时间、力量以及才能有关。
    给予的恩赐乃从联合上帝和人的能力而来。人的能力相当有限,但是上帝的能力是无限的。当人的有限能力和上帝的大能彼此联合时,是何等奇妙的一件事!而这就是培养给予恩赐中所发生的。“给予的恩赐”目的是什么呢?每样恩赐都是为了成就某种特殊的目的而赐下的,所有的恩赐都是为了要满足基督身体的需要,也使教会能够实行它的使命。“给予的恩赐”的特殊目的是供应基督身体的需要,即满足教会中其他肢体或者社会上人士的需要。
治理:
    “有职权的,就应该不辞辛劳。”(罗128),在钦定本圣经“职权”表示“治理”之意,治理的意思是“站在前面;管理”。在《哥林多前书》12章28节中将治理的恩赐称为“指挥的恩赐”,在钦定本中,“指挥”就是“管理事物”之意。因此治理的恩赐是赐给基督身体中的某些肢体,为了领导、管理、指挥身体而用的。
    基督是身体的头,他好比是一个大军队的将军,他掌管整个身体,并指挥一切事务的运作。而基督徒则需要管理指挥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信徒团体,每个信徒团体都需要一位有治理恩赐的人来管理,所有信徒都应“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来1317)。因此,上帝将治理的恩赐赐予许多特定的基督徒。并非人人都要做领袖,但必须有些人具有治理的恩赐,这些人被赋予组织、管理和领导的特殊能力,他们的功能对教会相当重要。“人若想要得监督的职份,就是羡慕善工。”(提前3:1)治理恩赐的功能是管理,而它的目的是促进合一和坚固基督的身体(教会),使它能完成在世上的目的。试想假如军队里任凭人人决定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将会是什么样子?当然会产生分裂混乱!军队官员的功能在于领导、管理并指挥其它士兵,这样才能达成目标。所以在教会里面,治理的恩赐是非常重要的。
怜悯:
    “对人显出仁慈的,就应该高高兴兴。”(罗128)“仁慈”在钦定本圣经中用“怜悯”这个词来表达。“怜悯”的意思是“同情”或者是“和别人有相同的感受”,亦即同情别人或与人有“同理心”,它也有“安慰”的意思。因此,“怜悯的恩赐”是向别人显出你既和他感同身受,并且同情他的恩赐。
    怜悯人的恩赐最佳的典范就是主耶稣自己。让我们看看他的记载:①“他看见许多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②“耶稣出来,见有许多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太14:14)③“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太20:34)④“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可1:41)⑤“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的了。”(可8:2)⑥“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他,对他说,不要哭。”(路7:13)耶稣深深地感人所感并同情他们,他也对那些人显出他的怜悯,每一次提到他怜悯人,很清楚地也看见他尽己所能地为这些人做事。单单同情别人是不够的,圣职人员必须藉着服侍人,让人知道圣职人员不仅感同身受,也愿意和他们分担苦楚、陪伴他们。对忧伤的说安慰的话;对寂寞的要付出友谊;对灰心的说鼓励的话;而对罪人应该付出慈爱和关切。
    “怜悯的恩赐”的功用是使信徒能同情别人,感同深受。“怜悯的恩赐”的目的是藉着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实际地伸出援手,使肢体被怜悯的需要得着供应。这是很美的恩赐!
帮助:
    “上帝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林前12:28)“帮助”的意思是“解除困难或帮忙”,“帮助人的恩赐”乃是信徒靠着圣灵,以有益的行为来解除别人的困难或帮忙他人的一种恩赐。基督身体中不应该有人觉得自己没有恩赐,并非人人可成为使徒、先知、布道者或是牧师和教师,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具有帮助别人的恩赐。
    “帮助的恩赐”的功用就是让信徒有能力可以帮助教会的领导人和教会的事工。“帮助的恩赐”的目的就是实际地协助完成工作,以扩展上帝的国度。功用是指帮助的能力,而目的是指实际的帮助。
(5)智慧的言语、知识的言语、信心
智慧的言语:
    “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林前12:8)。“智慧”乃是以知识为基础,能对事情做良好的判断,因此,“智慧的言语”也就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做良好判断的言语。当然,这项恩赐不单只是这样。“言语”是关键所在,这字是从希腊文Logos来的,Logos的意思是“实体、主题、本质”。既然圣灵的恩赐必定是上帝的灵的恩赐,我们就能了解智慧的言语应是从上帝而来的话语,而不单只是一句智慧的话,也即这里所说的智慧是直接从上帝而来的,是上帝的智慧。因此,圣灵透过智慧的言语的恩赐,给予信徒一点上帝的智慧。
    “智慧的言语”说的只是一小部分,似乎是为了某些特别需要而应有的特别智慧,或者可以说它是在特殊情况下所说出的一点上帝的智慧话语。智慧的言语是:①在特殊时刻所说出的一些上帝的智慧话语;②使一个人能从此变聪明的一项恩赐;③受圣灵感动的天然智慧。在研究圣灵恩赐的目的时,要记住一项简要的原则:“凡事都当有益于教会。”(林前14:26)钦定本圣经讲得更有力:“凡事都当造就人”,“造就”的意思就是“建造”,因此可以说,智慧言语的目的是为要建造基督的身体。智慧的言语能对一个人、一些人,或一大群人说话,这目标都能达到。
知识的言语:
    “同一位圣灵赐下充满知识的信息”(林前12:8)。钦定本圣经说:“这人蒙圣灵赐他智慧的言语,那人也蒙这位圣灵赐他知识的话语。”知识的意思是“知道”。在先前讲的“智慧的言语”时提到“言语”这个字也是源于希腊文的Logos,意思是“实体、主题、本质”,因而,知识的言语,就是知识的传达。但是要传达谁的知识呢?让我们再一次提醒自己,一切圣灵的恩赐都是属圣灵的或因圣灵而有的。知识的言语乃由赐智慧言语的同一位灵,也就是圣灵所赐的。
    知识的言语是:①和智慧的言语完全相同的恩赐;②学习得来的知识;③透过人所传达的一些上帝的知识;④说话的人以前从未有的知识。
    “智慧言语”和“知识言语”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要建造基督的身体(为了要造就人)。这两样恩赐经常一起同工,但知识的言语通常出现在智慧的言语之前。耶稣藉着知识的言语告诉撒玛利亚妇人关于她过往的生活,然后藉着智慧的言语对她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参约4章)。
信心:
    “同一位圣灵赐给同一信心”(林前12:9),钦定本圣经说:“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一般来说,信心是“相信的能力”,如果某一个人有信心,我们就可以说他“相信”。但是“信心的恩赐”是超越所有信徒都具有的一般信心,它是特殊的信心,是圣灵为成就某种特别需要所赐下的信心。我们可以说它是上帝完全信心的一小部分,由圣灵赐给某人的。
    信心的恩赐不是信徒的财产,而是圣灵从上帝那里赐下来的。这恩赐会在特殊的情况下,为了特殊需要而降临在某人的心中,这恩赐是赐予的,当该项特殊的需要被成就,信心的恩赐就完成了它的目的。
信心总是奠基于知识,这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信心可能很小,因为我们的知识极为有限,所以我们常常仅有一点点的信心。由于上帝具有全备的信心,他能够赐下信心的恩赐,这是因为他无所不知,他有完全的知识。上帝藉着“信心恩赐”的赐予,将他完全的信心赐下一点给信徒,以成就某一样特殊的需要。
    当信心的恩赐彰显时通常会伴随着三件事情:①有某种不可能的情况存在;②赐下信心的恩赐;③问题得到解决。譬如在《使徒行传》3章1-11节,有一段彼得和约翰要进殿祷告的故事,就可帮助我们了解信心的恩赐是如何工作的。
    藉着信心的恩赐,整个身体能得帮助、被建造。如果只有一个人因着信心恩赐的彰显而得着益处,全身就得着帮助;当一个人得帮助时,所有肢体都得帮助。“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12:26)

三、圣职人员需要恩赐侍奉与生命侍奉并重

(一)什么是恩赐侍奉、生命侍奉

    恩赐的侍奉是侍奉的开端,生命的侍奉才是侍奉更好更高的境界,是一种生命臻于成熟的侍奉。
    今天教会中许多的侍奉常常是停留在“恩赐侍奉”的层次。教会中有多少有恩赐的人,他们用上帝所赐与他们的恩赐来服侍上帝以及上帝的教会,有时候就抓住了恩赐,而忘记了赐下恩典的主,忘记了侍奉是一种生命的侍奉。这样的人往往在服侍中有果效或者有成绩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自满自足;有时候为了达到果效,许多人的作为都加进去了,渐渐的成为自我中心的服侍,无形中夺取了上帝的荣耀。在服侍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不再侍奉,就离开了侍奉的岗位。
    一个在生命中侍奉的人,他不会以上帝的恩赐自恃,而会一直抓住上帝的恩典。他永远会提醒自己,葡萄树的枝子是离不开葡萄树一样,正如主耶稣所说的:“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也知道自己既然是枝子,就需要接受主的光照,接受主人的修剪。他对主是绝对的顺服,只要是出于主的,凡是就都情愿。就如施洗约翰说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30)这就是一个在生命侍奉中的人服侍上帝的态度。这样的人会去注重内在的生命,流露出生活中荣耀主的见证,以致在侍奉上能够满足主的心意,这种生命、恩典的侍奉能够使他的侍奉坚持到底并且能够完成了很好。
    当一个人学习按照上帝的旨意,依靠上帝运用上帝所赐的恩赐在侍奉的时候,这样的侍奉就是“恩赐的侍奉”,也是“生命的侍奉”。
    一个人靠着恩赐而不靠赐恩的上帝,这种单单凭着恩赐,而没有依靠赐恩的上帝来侍奉,虽然也可以说是“恩赐的侍奉”,但是却与生命脱节,算不得是“生命的侍奉”,这样的侍奉往往不能叫受到服侍的人得到属灵的益处,自己也不一定真实的蒙恩,就不能更蒙上帝的悦纳。一个人初初蒙恩的时候往往是恩赐的侍奉,也能给人帮助,也能蒙上帝喜悦,但是给人的帮助是不够的,是有限的,有的时候可能也是肤浅的。圣职人员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恩赐的侍奉中而不追求长进,他慢慢的就会失去上帝的喜悦。他往往只是去追求恩赐的增加、练达以及工作的显著成果,而一直只是凭着恩赐侍奉上帝,慢慢地,他就只会依靠“恩赐”而不依靠赐恩典的上帝。他也会因为侍奉有些果效而沾沾自喜、自满自足,或者是因为工作缺乏成就而灰心失望,沮丧颓废。教会中很容易陷入到这样的光景中的,比如:有的教会在侍奉中总是不断的安排一些事工来表达对上帝的侍奉,但事实上圣职人员要思考这一些事工真正的动机、出发点和真实的果效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仅仅停留在恩赐的侍奉中的话,可能参加了很多的活动,却没有任何的果效,没有对上帝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个学习侍奉上帝的圣职人员,必须要看见他不可以专注于恩赐的运用上,也不能一直停留在“恩赐的侍奉”上面。他需要让上帝来带领、改变,经历十字架更深的工作,让上帝更多的倒空他,被上帝带到更深之处,让恩典的上帝完全的得着他、充满他,并且也能够从这一位侍奉的人身上活出来,使人从他身上遇见上帝,并且得着上帝自己作为恩典。这样的侍奉就进入到“生命的侍奉”或者是“恩典的侍奉”中了。他也就成为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了(彼前4:10节:“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二)恩赐侍奉与生命侍奉的区别

    一个恩赐的管家,如果一直是停留在恩赐的侍奉中的话,就要面临危机,甚至离开失败就不远了。因为停留在恩赐的侍奉中的人,他的心会专注在工作上,一味地追求果效,因为工作有显著的果效就会自满自足;或者因为多时的劳苦没有见到果效而灰心失望,叫他的心渐渐的偏离上帝;或者在侍奉上会十分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或者在侍奉上越过越照着世界的样子;或者是凭着魂的生命在活动,而离开了上帝的旨意。
1、侍奉态度的不同
(1)凭着恩赐侍奉的圣职人员的态度:
    一个凭着恩赐侍奉的人,他往往是欣赏和依靠自己的能力,所以比较主观并且也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可能需要下属、帮手,但是他不会宝贵真实的同工,他也不需要同工,所以他往往喜欢单独地作工。因为凭着恩赐侍奉,他着重的就是工作的表现和果效,一旦有果效,他就抓住工作不肯放手,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工作的主,而逐渐离弃对上帝的依靠。因为有果效他就自满,并且也窃取了上帝的荣耀,在这个时候他自己还不知道。在上帝面前有学习有经历的人,都会看得出他灵里的光景,知道他在暗地里悄悄窃取了上帝的荣耀。这是一种一直停留在恩赐中侍奉的圣职人员常常有的情况。本来圣职人员侍奉上帝如果有果效的话,应该把荣耀归于上帝。可是一个在恩赐中侍奉上帝的人,常常会有一种光景,上帝还没有得着荣耀,他自己已经得着荣耀了,一旦工作果效不彰或者见不到果效的时候,他就会垂头丧气,就没有兴趣侍奉了。要么,他就会更加运用天然中的潜力,花样百出,吸引会众,但是在他心里面会充满了不安的追求。这些就是以恩赐侍奉的人最普遍的情况。一个一直在恩赐中侍奉的人,上帝有时照样可以使用他。上帝可以用一个满有恩赐的人来侍奉他,但是上帝必要对付这样的人。他如果不肯接受十字架的工作和对付,日子久了,他就会变得更加自满自足依靠恩赐,而不是依靠赐下恩典的上帝。这样的人在个性上会变得更顽固和自负。
(2)凭着恩典或生命侍奉的圣职人员的态度
    一个活在生命长进或者恩典侍奉中的人不会像在恩赐侍奉中的人那样,他在蒙了上帝的怜悯,接受了主的光照以后,就肯让主来对付他。他虽然也要运用恩赐来侍奉上帝,却不敢以上帝的恩赐自恃,他一直会回到上帝面前,常常觉得自己实在是无用的仆人,不是嘴巴里说自己是无用的仆人,不是在公众的祷告里说自己是无用的仆人,而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觉得一离开上帝的恩典,就看见自己实在是一无所有,所以不敢凭着自己侍奉,也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们也是很殷勤的工作,但是工作的果效已经不再成为他们的目的了,他们的目的就是主耶稣自己,这些人的侍奉可以达到无论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侍奉都会得到心中的平安。
在生命中的侍奉也有恩赐的运用,但是因为上帝恩典的工作,十字架在他的身上有记号,叫他学习不能不倾向上帝、依靠上帝,而不敢依靠恩赐了。这样的人常常是因为主的光,使他在主的面前不敢那样自我夸耀,窃取上帝的荣耀,他的侍奉就显得比较真实。
2、侍奉学习的不同
(1)活在恩赐侍奉中的情形
    一个一直活在恩赐侍奉里的圣职人员,上帝非常盼望他能够蒙恩而长进到恩典的侍奉里,成为生命的侍奉。但人往往留恋并且依靠那些既有恩赐,以致生命停滞不前,如果不是上帝让他失败,再蒙上帝的光照与管教,他是不会回转到上帝那里。因着他的生命没有好好的学习,可能要落到一个地步,他一面建造,又一面拆毁他所建造的。也就是说,一个在恩赐中侍奉的人,如果他不蒙恩,不依靠上帝的恩典,生命不长进的话,他一面好像给上帝用来作建造之工,可是另外一面,他同时或者在以后的日子,会亲手拆毁他自己所建造的。甚至有的时候,连别人所建造的,也被他拆毁了。有的人虽然在上帝面前几经失败,却仍然夸口并依靠自己的恩赐,这样的话就会显在黑暗之中,恩赐可能还留在他的身上没有失去,他仍旧沾沾自喜,却不知道上帝给他机会是要领他悔改,因为上帝的恩慈是令人悔改的(罗2:4节:“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宽容、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也有的圣职人员在他身上的恩慈会慢慢的失去,他们因为厉害的失败,恩赐就被上帝收回去了。
(2)活在生命侍奉中的情形
    一个学习活在生命侍奉中的圣职人员,他会追求更多认识上帝,追求生命的长进,他注意的目标就是他所爱的主,即便上帝的恩典在他身上加赠,他的内心仍旧是要更多的知道上帝的旨意,更多按照上帝的旨意侍奉他,更感觉到自己的软弱,对上帝就有更深的依靠。他可能比较隐藏,即便有的时候他还会凭着自己为上帝作工而得罪了上帝,但他会比较容易蒙上帝的光照而顺服下来,谦卑地在上帝面前接受上帝的管教而有所破碎,上帝能够以此来改变他。
3、侍奉果效的不同
(1)恩赐侍奉的果效
    凭着恩赐侍奉的圣职人员,常常是追求知识的增加、恩赐的练达以及工作能力的提高,却对上帝缺乏真实的认识与经历。他们的恩赐所能给人的服侍,多是属灵的道理、思想的明白,或者是感觉的满足,却不能叫人多得着上帝。侍奉的人,叫人只能从他们的服侍知道“道理的上帝”,也就是不容易叫人对上帝有主观的认识和经历。
(2)恩典侍奉(或生命侍奉)的果效
    一个在生命侍奉中的人,情形就不是这样。因为在侍奉的年日里,他已经是一个被上帝对付、被上帝改变、被上帝充满的人。他会看自己是软弱不配的人,因此,他完全依靠那一位“万般恩典的上帝”,所以,在他的身上现出来的,就是上帝的恩典、显出来的就是上帝自己。换句话说,这样一位侍奉的圣职人员,上帝对于他不是客观的、道理的上帝,而是主观经历中的上帝。在他的生命之中曾经遇见过上帝,并且还在不断的经历上帝,上帝的生命、上帝的性情已经深深地组织在他里面。当这样的圣职人员侍奉的时候,人不只能从他的话语中,从他的侍奉中遇见上帝,还能常常在这个人身上看见上帝;上帝从他身上活出来,向人施恩。这样的圣职人员在哪里,上帝也在那里。
    所以,在这里就给我们看见,恩赐侍奉的人,他只要上帝给他恩赐就可以侍奉,他和上帝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他不一定依靠上帝,一样可以侍奉。可是在生命中侍奉上帝的人呢?他就必须让上帝占有他这个人,叫他这个人活在启示中,万般恩典的上帝必须在这个人身上有通达、自由的出路,上帝在他身上已经能完全自由的作主,生命的侍奉使他和上帝有更完全的联合。

结语:

    《哥林多后书》10章12节说:“我们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自命不凡)的人同列相比,他们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乃是不通达的。”当圣职人员和别人的恩赐相比,有两种情况会发生:第一、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恩赐与他人不同,似乎不像别人的恩赐那么重要而感到沮丧;其次,他们也有可能会认为自己的恩赐比别人强而心生骄傲,那么令别人感到沮丧了。如果圣职人员能了解,上帝是按各人所需将恩赐赐给他们,这对圣职人员会有所帮助的。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保罗写道:“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罗125)圣职人员既同属一个身体,就没有理由互相比较,事实上,每个人都分享了别人恩赐的好处。圣职人员要对从上帝而来的恩赐忠心,要认识恩赐,要使用上帝所给他的恩赐。
    在教会中注重圣职人员的恩赐时不能忘记一件事情:上帝所注重的是侍奉的人而不仅仅是侍奉的工作。圣职人员需要恩赐侍奉,也需要生命侍奉,当这两种侍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上帝恩赐的好管家了。潘能伯格曾经这样说:“人的使命是无限的。”圣经中使徒保罗也说过:“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2-14)这就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教会的发展,面对圣职人员的任务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也就意味着,圣职人员的恩赐也是在不同的时代中发生着变化,就需要圣职人员进行冷思、随时接受挑战和进行及时的调整。
    上帝所赐下有各样的恩赐,而且在今天教会侍奉中、在分工中应该更为专一和精益求精。教会应该思考和培养更多参与教会侍奉的各式人才,譬如:圣言牧者、音乐牧者、文字牧者、网络牧者、行政牧者、……还要考虑“恩赐美学”、“教职人员的恩赐美学”,我们需要进行恩赐在美学上的思考,不要以为有了恩赐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还要从审美的角度去思考更多的关于恩赐的因素。也就是说不但拥有了一些恩赐,还要使恩赐发挥到最佳的状态,产生出侍奉中的美学。只有这样,教会中才能产生美好的见证:“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6)
 

参考文献

1、《中国基督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2005年7月14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第四次常委会通过)。
2、[荷]赫尔曼·巴文克著,赵中辉译,《我们合理的信仰》,南方出版社出版,2011年7月第一版。
3、[德]保罗·阿尔托依兹著,段琦孙善玲译,《马丁·路德的神学》,译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4、《路德文集》(第二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2005年3月第一版。
5、[英]德里克·蒂德博尔著,陈永财译,《灵巧好牧人——牧养神学导论》,基道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初版。
6、电子书刊:《属灵恩赐》。


[1] 参《马太福音》9章37-38节、《路加福音》10章2节。
[2] 于2005年7月14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第四次常委会通过。
[3] 《罗马书》12章6-8节: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
[4] 《诗篇》68篇18节: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
[5] 《马太福音》10章2节: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
[6] 《马可福音》6章30节:使徒聚集到耶稣那里,将一切所做的事,所传的道全告诉他。
[7] 使徒保罗写的《教牧书信》包括:《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是保罗晚年的作品,均是写给他的接班人,教导他们如何牧养基督的教会。
[8]钦定版圣经(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 Bible,简称KJV),是《圣经》的诸多英文版本之一,于1611年出版。钦定版圣经是由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命令下翻译的,所以有些中文称之为英王钦定版、詹姆士王译本或英王詹姆士王译本等。钦定版圣经不仅影响了随后的英文版圣经,对英语文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9] 《提多书》2章3-5节:又劝老年妇人,举止行动要恭敬,不说谗言,不给酒作奴仆,用善道教训人,好指教少年妇人爱丈夫,爱儿女,谨守,贞洁,料理家务,待人有恩,顺服自己的丈夫,免得上帝的道理被毁谤。
[10] 参《马太福音》5章1-2节。